江蘇省國資委近期印發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典型案例匯編》,匯編40篇省屬企業國企改革案例,省沿海集團4篇改革經驗成功入選。
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,省沿海集團黨委全面貫徹落實省委、省國資委決策部署,扎實制定方案、強化組織領導、落實工作責任、暢通信息渠道,取得了較好的改革成效。
筑黨建之魂,強發展之基
強化基層基礎,共促黨建經營,豐富企業文化,不斷增強新時代國企改革責任感、使命感、緊迫感,奮力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走在前、當表率。
創新方式方法,啟動“紅色引擎”。堅定信念、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,堅持把黨史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“紅色引擎”,通過開展“黨史微課堂”“黨史學習教育”等一系列活動,探索“以賽促學,學賽結合”模式,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,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、聚人氣,為改革發展提速充能。
創立黨建品牌,培育企業文化。制定“蘇海先鋒”品牌創建方案,初步完成集團黨建品牌構建,激勵廣大黨員在實踐中擔當作為。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提高集團管理水平、增強核心競爭能力、促進集團改革發展中的積極作用。
助力鄉村振興,辦好職工實事。省沿海農發公司投資建設糧食科技產業園和糧食烘干項目,有力服務周邊社會化烘干倉儲需求。堅持以職工為中心,著力從“軟硬件”兩方面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?!坝布狈矫婢幜袑iT項目提升職工宿舍、員工食堂等基礎設施條件;“軟件”方面著力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,做好薪酬改革后跟蹤管理,確保激勵政策落地,增強企業員工參與國企改革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踐“三項機制”,提發展動能
立足當前實際,謀劃長遠發展,緊緊圍繞激發企業活力、提升企業效率的總體要求,以完善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為抓手,踐行“三項制度”,打破“三個頑疾”,全力構建“三項機制”,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。
打破“鐵交椅”,實現干部能上能下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,以任期制契約化改革、年輕干部培養使用、多樣化競爭性上崗等措施為抓手,堅持內部選聘與公開競聘相結合,強化選人用人的競爭性,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,把內部優秀人才選上來、外部優秀人才引進來、不勝任干部降下去,真正實現“干部能上能下”。
打破“鐵飯碗”,實現人員能進能出。不斷加大公開招聘及人才引進力度、引入職業經理人、推進員工不勝任退出等市場化方式,嚴把進口、暢通出口,打造“員工能進能出”新機制。
打破“鐵工資”,實現收入能增能減。優化薪酬決定機制、提高浮動薪酬占比,加大薪酬傾斜力度,破除平均主義和“大鍋飯”現象,實現收入能增能減,充分發揮薪酬激勵作用。
奮創新之楫,行發展之舟
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,圍繞集團主業不斷優化布局,省沿海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省沿海土地公司。土地公司通過夯實主業基礎、培育科技創新動能、優化“1+2”生態鏈企業協同發展,推動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高效可持續發展,為企業進一步做優做強打好基礎。
以模式創新為動力,提升核心競爭能力。堅持轉換思路、創新業務模式,以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為契機,深入政策研究,優化設計方案,大膽探索、穩步推進項目實施,推動前期項目取得突破,同時錘煉干部隊伍把握規律、應對政策變化的能力。
以主業發展需求為基礎,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聚焦土地主業發展需求,圍繞土壤健康管理、鹽堿地治理等土壤改良技術,系統加強制度保障、強化創新主體建設、完善科研體系,確??萍紕撔履芰μ嵘?,建立技術成本優勢,服務土地主業可持續發展。
優化土地資產配置,提升資產運營能力。將盤活提升國有資產效益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頭戲,通過整合土地資源,挖掘閑置國有資產潛力,推動土地資產戰略性集中,強化資產運營能力。
揚融合之帆,育發展之機
以省級龍頭農業企業省沿海農發公司為主要載體,通過系統融合,不斷優化企業治理、延伸經營產業鏈和加強科技引領,激發企業活力和動力,推動公司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上行穩致遠,將國企改革走深走實。
優化治理,主業運營優勢不斷凸顯。系統整合集團內部的農業企業,有效解決同質化經營問題;拓展土地經營權,激發國有資產活力,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;管理基礎穩步提升,綜合管理、市場營銷和農業生產三大板塊均有規可依、有章可循,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彰顯。
轉型升級,經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。高標準建設糧食科技產業園和糧食烘干項目;在關鍵領域不斷做大做強,實現按標生產、綠色生產全覆蓋;品牌形象逐步樹立,培育“鶴豐年”、“沿海優選”產品品牌,打造優質糧油、精品漁業、特色果蔬生產加工基地,將經營產業鏈條不斷向上游和下游延伸,拓展經營面。
創新引領,農業經營質效持續提高。不斷增強農業信息化管理水平,推動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,以農發科技服務中心為載體,加強科技對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示范引領,發揮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,提升農業經營質量和效率。
未來省沿海集團將繼續深化改革成效,總結改革經驗,持續推動改革向縱向延伸,并充分利用此次國企改革契機,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,深挖典型改革案例,形成更多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具有省沿海集團特色的改革舉措,鞏固改革效果。